信息摘要:
近日,第二届城市生命线工程标准化交流会暨《城市生命线物联设备检测认证规范》标准预研、立项会议在无锡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智标委和中国城市科学研…
近日,第二届城市生命线工程标准化交流会暨《城市生命线物联设备检测认证规范》标准预研、立项会议在无锡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智标委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体系的标准化建设路径。海康威视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参会,深度参与了标准编制讨论,并分享了在城市生命线工程领域的产品研发实践。
会上,海康威视介绍了公司在城市生命线安全产品研发方面的实践做法:坚持“政策驱动+场景痛点驱动+用户调研”相结合的产品定义模式,基于对城市安全管理需求的深入理解,形成了从底层技术规划到场景应用的产品开发路径。针对水位监测、井盖液位监测、燃气安全等具体场景,海康威视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传统设备的痛点问题,推出了非接触式测量、雷达与压力双传感融合等一系列智能监测设备,提升了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城市生命线物联设备检测认证规范》旨在建立统一、科学、可执行的物联感知设备准入与评估体系,解决当前城市安全监测设备“型号杂、接口乱、数据孤、验证缺”等痛点。标准覆盖设备功能、通信协议、环境适应性、数据安全、长期稳定性等核心维度,将为城市生命线工程提供“可测、可验、可信”的技术基座,推动行业从“项目化建设”向“标准化运营”升级。海康威视积极参与此项标准编制,与全行业一道提升物联设备应用效能,以自身积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海康威视还参加了城市生命线物联设备测试验证启动仪式。测试验证工作将促进物联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评估和可靠性验证,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的智能物联技术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安全工程中落地应用。在浙江,通过城市生命线视频融合赋能平台和视觉智能算法,实现了多种风险事件AI智能识别;在湖北,通过毫米波雷达、TDLAS激光、高光谱、视觉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多类技术的融合应用,实现了燃气泄漏、第三方施工破坏、城市内涝、桥梁异常等风险事件的快速发现,预警响应速度较传统方式提升约30%。在山东,通过城市生命线物联底座平台,实现了8300余套不同协议、不同类型物联感知设备的统一接入管理,为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态势的常态化、智能化感知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些实践为本次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案例支撑。
未来,海康威视将持续深化在城市生命线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推动感知设备智能化、系统架构标准化、预警响应协同化,为城市基础设施“能监测、会思考、快响应” 构筑智能底座,让城市生命线更智慧、更坚韧、更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