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动态,了解新动态

海康威视的“雷”算是爆了:对2024年业绩快报的5点看法

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2.26
信息摘要: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海康威视2024年业绩快报,解读营收增长3.5%但净利润下降15.23%的原因,对比大华业绩,探讨海康未来市场空间及投资逻…
由此就可以推算出,公司在去年四季度的营收为275亿,同比下降2.1%,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同比下降27%。
1、营收增速放缓,9.24新政,使得四季度的GDP达到了5.4%,却没对海康产生任何效果。对此,我在《海康威视2024年三季报:前途何在?》这篇文章中已经说过了。
结果和我当初的预测是一致的。所以,四季度营收下降,我是可以接受的,但四季度净利润下降了27%,却是我没想到的。如此大的降幅,应该可以定义为暴雷了。
2、净利润大幅度的下降,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毛利率下降,二是费用增加,由于业绩快报中的信息量太少,具体原因无法判断。
我个人猜测,费用增加应该是主要原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为了弥补股权激励失效带来的影响,公司增加了薪酬的支出。所以,在四季度,为优秀员工增加奖金计提,从而造成净利润下降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年报来印证。
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贯的态度是,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营收比净利润更加重要。虽然海康在四季度的营收下降了2%,但相比友商大华,算是相当优秀了。
1月25日,大华出了业绩预告,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在28-30.8亿之间,这就意味着大华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最多为5.3亿。
按照大华之前的盈利水平推算,公司在四季度的营收应该不会超过85亿,而在2023年的四季度,公司的营收接近百亿,也就是说,大华在去年四季度的营收至少会下降15%。
4、长期关注海康的人都知道,公司的风格是,不太愿意预测未来,以免误导二级市场。有时候投资者把话都递到嘴边了,只需要管理层回答“是”或者“不是”,但最后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不知道”。
可能是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在2024年,公司罕见的给出了具体的业绩指引,在我的印象里,这应该是公司历史上的首次。
4月年报发布的时候,公司认为全年的归母净利润会在160-170亿之间,到了半年报发布的8月,公司认为全年实现140亿的归母净利润问题不大,而最后实际的数据却是120亿。
如此大的差距,远远超出了误差的范围,只能算是失误了,看来管理层之前经常挂在嘴边的“不知道”,并不是敷衍,而是实话。
是能力问题吗?当然是。但谁又拥有预测短期业绩的能力呢?除了拥有“水晶球”的风水派,我想不到其他人。
所以,以此来责备管理层,我认为是太过苛求了。
5、海康这几年的持股体验相当不友好,业绩起起伏伏,净利率也从过去的20%,下降为疫情期间的15%,再到现在的13%,那我为何还要继续持有海康呢?
有两方面:
一是营收是否增长。
这一点在之前我已反复说过多次了,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营收比利润重要,因为营收的增长意味着公司的竞争力在加强,一旦市场环境好转,增强的竞争力会放大公司的盈利能力。
由公司近几年的营收表现可知,海康现在的问题是市场问题,而非公司问题。
二是未来的市场空间。
移动互联网之后,对未来技术路线发展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从区块链到元宇宙,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无论未来的技术路线是哪一种,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数据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了,将变得无比重要。
而海康的主业就是将物理世界转变为虚拟世界,将实物转换为数据。可以这么来理解,海康是一家专门制造数据的公司。
所以,在我看来,海康在未来所面对的市场空间,是相当广阔的。
由此可知,海康目前所面临的市场问题只是暂时的,并非永久。
总结起来就是:海康的问题在市场,而市场的问题在时间。
这就是我持有海康的核心逻辑。
海康威视28
安防26
股票分析174
2025年原创合集5
海康威视 · 目录
上一篇海康和大华相继终止新疆项目的始末

全国服务热线

400-1519-813